养羊育肥的三种方式:
只能在青草期进行,北方省份一般均处于5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期间。一般经过夏抓 “水膘”和秋抓“油膘”两个阶段。
放牧育肥常常是草地畜牧业的基本育肥方式,但要求必须有较好的草场。其优点是成本低和效益相对较高,缺点是常常要受气候和草场长势等多种不稳定因素变化的影响,并因此使得育肥效果不稳定、不理想。
放牧育肥羊一定要保证每只羊每日采食的青草量,放牧育肥的关键是水、草、盐这几方面要同时配合好,如经常口淡口喝,或放牧不得法,则必定会影响育肥效果。
是根据肥育前的状态,按照饲养标准的饲料营养价值配制羊的饲喂日粮,并完全在羊舍内喂、饮的一种育肥方式。采取舍饲育肥虽然饲料投入相对较高,但可按市场需要实行大规模、集约化、工厂化养羊。这能使房舍、设备和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劳动生产效率也较高。这种育肥方法在育肥期间内可使羊增重较快,出栏育肥羊的活重较放牧育肥和混合育肥羊高10%~20%。在市场需要的情况下,可确保育肥羊在30~60天迅速达到上市标准。
一般舍饲育肥的日粮以混合精料的含量为45%、粗料和其他饲料含量为55%的配比较为合适。如果要求育肥强度再大些,混合精料的含量可增加到60%,但不能**过60%。一定要注意防止因此而引发肠毒血症,以及因钙磷比例失调而发生尿结石。
大体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在育肥全期,羊每天均放牧且补饲一定数量的混合精料,以确保育肥羊的营养需要;
另一种是把整个育肥期分为2~3期,前期全放牧,中、后期按照从少到多的原则,逐渐增加补饲混合精料的量再配合其他饲料来育肥。开始补饲育肥羊的混合精料为每天200~300克,1个月增至每天400~500克。
**种方式适用于生长强度较大和增重速度较快的羔羊,后一种方式则适用于生长强度较小及增重速度较慢的羔羊和周岁羊。
混合育肥可使育肥羊在整个育肥期内的增重比单纯依靠放牧育肥的提高50%左右,同时,屠宰后羊肉的味道也较好。
一、及时去势
公羊羔在出生1周龄时,就实行去势,一般是两种办法,一是结扎法,二是阉割法。
羊羔出生后,在60日龄断奶育肥为时效,早期断奶可使母羊提前配种,提高繁殖率,出栏率和产肉量。
供育肥的羊于断奶后和入秋时分别驱虫一次,常用的驱虫药有:硝氯酚、硫双二氯酚、丙硫咪唑等。
小羊断奶后开始育肥,此阶段采取舍饲为主,并在日粮中搭配精料,可采用青草35%、玉米秸粉37%、豆饼5%、柿饼4%、玉米14%的配合料。一般经三个月育肥可出栏。
如在饲料中添喂羊育肥复合饲料,补充多种微量原素,催肥用壮乐康,效果好。可促进消化吸收,快速育肥,提高饲料利用率。
山羊前期生长强度大,后期生长变慢,若饲养时间过长,增加饲养成本,脂肪沉积多,降低羊肉品质,故羊快速育肥应在5—6月龄出栏较适。